查看原文
其他

宝宝很急躁,不能等待怎么办?耐心的孩子将来更出色,看看你都做对没

韩珊珊 澳洲妇幼Dr韩 2022-12-21

有不少家长困惑,为什么孩子一分钟也等不了,很急躁、没耐心。比如,要吃苹果,但妈妈正好在忙,让等2分钟,结果没过半分钟,孩子在喊了。


孩子耐心或者急躁,其实与很多能力和因素有关系,另外也有研究发现,耐心的孩子,将来表现更出色。所以,为什么孩子急躁、不能等待?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?今天来聊聊。


01

关于耐心


当我们讨论“耐心”,其实是在讨论与自我控制、注重目标等一系列相关技能。比如,耐心的过程,其实是通过自我控制来约束自己的行为,约束自己的注意力以及情绪。


每个人都会有“现在、立刻、马上”就要得到某样东西,做某件事的冲动。而耐心的人,可能更懂得如何通过自我控制来抑制这种冲动,从而来实现某个相对“长期”的目标,或者获得稍晚一些到来的奖励。

图源:Unsplash


对孩子们来讲,表现出耐心,需要等他们的生长发育成熟到一定程度;而总体趋势是,孩子慢慢长大,耐心慢慢增加。


其实,耐心也常常会被定义为孩子的一种气质或特质,与生理因素相关。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,所以每个孩子在感到无聊、暂时无法得到满足、需要等待的时候,会有不一样的表现,比如有的比较有耐心,有的就很急躁。


另外,家庭环境,尤其是孩子婴幼儿及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,对孩子的耐心培养很重要。比如,父母对孩子行为是积极正向的反馈,以及温暖的、互相回应的亲子关系,都对孩子耐心培养有帮助。


02

耐心的孩子,将来更出色

耐心,需要家长的引导


2011年的一项美国研究发现,在幼年时期就有很好自我控制能力的人,将来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更高;以及成年以后在职场、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都更出色。


而2018年的另一项研究则发现,影响孩子高中学业完成率的最大因素是:耐心。


目前已经有比较多证据发现,高度冲动行为、注意力不集中的学龄前儿童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可能会遇到更多难题,比如行为问题、冒险动作、焦虑、情绪障碍等。当然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成长经历,就算科学研究发现有这些情况,但并不代表每一个冲动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,将来都会遇到问题。

图源:Pexels


不过,学龄前的这几年,是引导孩子减少冲动行为、培养耐心等能力的好时期。而这个时候,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,非常重要。


这里会有一个实际难题,就是孩子年龄不同,耐心、愿意等待的时长都会不同。


Q

那如何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是符合当时年龄的合适行为呢?

一个相对简单判断方式是:孩子在玩某一个适合TA年龄的、需要轮流玩的游戏时,孩子的表现是否合适。


游戏过程、等待过程,可能每个孩子都会遇到一些挑战,会“自我挣扎”一下,但如果相比其他孩子同龄、同性别的孩子,自家孩子似乎持续地经历更多的“挣扎”,那就可能需要引起重视,必要的时候需要找专业评估。


03

如何教孩子学会耐心?


没有人是生来就具有内在自我控制能力。孩子们早期往往需要通过大人帮助,由家长给予孩子外在的约束,比如对孩子行为、情绪、注意力方面的合理约束。


家长给予孩子关爱、陪伴、支持的同时,也给予必要的约束,久而久之,这种约束力就会变成孩子和家长共同的一种约束力。

图源: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


而最终,这种外在的约束力,会变成孩子内在的能力,让孩子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。


因此,教会孩子耐心,不是给孩子上一次课、不是给孩子讲道理,也不是故意刁难孩子,故意“延迟满足”,而是给孩子更多机会来练习与耐心相关的各种技能,以及给孩子引导和支持,帮助孩子慢慢实现自我控制。


而在孩子获得自我控制能力前,一开始的“耐心”,是依靠父母给予的外在约束力实现的。当然,如果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严重失调,这时他们也很难与家长配合。


因此,如果希望培养孩子耐心,前提条件仍然是首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关爱孩子、支持孩子,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孩子一些外力,让孩子慢慢懂得自我控制,实现耐心。


陪孩子练习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,年龄不同,家长沟通和指导方式也不同。比如:


4岁内的孩子,与他们沟通时,更需要简洁、清晰的指令,可以跟孩子说:“妈妈在电话的时候,你不要说话,你可以先玩一下这辆小火车”。这个年龄的孩子,需要“黑白分明”的指令。


到了4岁左右,与孩子沟通时就可以多几个选择,可以说:”接下来的5分钟,妈妈要忙,你可以自己搭积木、或者涂色、也可以搭拼图”,同时给孩子设置一个定时器,让孩子可视化地看到5分钟这个过程,到时间了,就允许孩子来找妈妈。


到了5岁及以后,孩子的理解能力会更好,这时候我们可以不用再通过简单指令来沟通,而是给孩子多一些解释。可以说:“我们现在开始不能说话了,因为我们说话会打搅到其他人,影响他们专心做事情。”


生活中,家长还可以借助一些相关话题的绘本,来帮助孩子理解和促进亲子配合。英文绘本的话,比如:


《I can be patient》


《Five Minute》


《I’ll wait,Mr Panda》


《Llama Llama Red Pajama》


《Croc Needs to Wait》


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,希望有所帮助。我是珊珊,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。


- 部分参考来源 -

1. Moffitt TE, Arseneault L, Belsky D, Dickson N, Hancox RJ, Harrington H, Houts R, Poulton R, Roberts BW, Ross S, Sears MR, Thomson WM, Caspi A. A gradient of childhood self-control predicts health, wealth, and public safety.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. 2011 Feb 15;108(7):2693-8. doi: 10.1073/pnas.1010076108. Epub 2011 Jan 24. PMID: 21262822; PMCID: PMC3041102.1


2. Castillo, M., J. Jordan, and R. Petrie. (2018). Discount rates of children and high school graduation. The Economic Journal, 129: 1153–1181.

-END-

 如果觉得有用 

 分享给更多人阅读 


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,包括儿科、皮肤科、妇产科、临床营养、耳鼻喉科、口腔科、眼科等,欢迎关注公众号:祐苗,自“咨询”菜单,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。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、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。


往期回顾


设置星标,不再错过我的推送:

1.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“澳洲妇幼Dr韩

2. 点击右上角“...

3. 点击“设为星标


长按关注,阅读喂养|睡眠|养育|孕产科普


让更多父母看到

让更多孩子受益

分享 点赞 在看 ↓↓↓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